身柱穴

背腰骶穴 中医艾灸网 浏览(45) 评论(0)

概述

  • 定义:属督脉,具有宣肺清热、宁神镇痉的功效。
  • 位置:脊柱区,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,后正中线上。
  • 主治:癫狂、瘈疭、痰喘、痫风、疔疮、脊背强痛、身热、疔疮发背。

身柱穴位于背部,属督脉。柱,指撑柱。该穴位于第3椎节下间,当两肩胛中央,因腧穴处犹如肩胛荷重的撑柱,故名身柱穴。

中医师如何定位身柱穴?

位于背部,当后正中线上,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处。

身柱穴附近有哪些组织?

身柱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棘上韧带、棘间韧带。浅层主要布有第2、3、4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、静脉。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(后)静脉丛,第3胸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3肋间后动、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。

功效作用

身柱穴有宣肺清热、宁神镇痉的功效。通过针灸操作可用于癫狂、瘈疭、咳嗽痰喘、痫风、疔疮、脊背强痛、外感发热等疾病的治疗。

如何对身柱穴进行治疗操作?

  • 被针者呈俯卧位,找到身柱穴后向上斜刺0.5~0.8寸。
  • 针感可有局部酸胀,向下或两肩、两上肢扩散,甚至向全身扩散。
  • 针刺前医师应用肥皂清洗干净双手,穴位处皮肤用75%酒精进行擦拭消毒。
  • 针刺身柱穴时到达深度即停针,不可过深以免伤及脊髓,若产生麻电感应立即停止深刺或拔针;针体保持直立,不弯曲;提针时先摇动针柄,有松动后再拔出;起针时要按压针孔处以防出血;患者一旦出现晕针现象要及时处理。
  • 注意,针刺必须由专业中医师操作进行,切勿自行操作。

身柱穴的作用功效是什么?

宣肺清热、宁神镇痉。

身柱穴主治哪些病症?

癫狂、瘈疭、咳嗽痰喘、痫风、疔疮、脊背强痛、外感发热等疾病。

生活保健

身柱穴是人体督脉重要穴位之一。目前可通过按摩、艾灸身柱穴等方式来缓解解咳嗽、脊背强痛、癫狂、瘈疭、咳嗽痰喘等疾病。

如何对身柱穴进行按摩?

  • 按摩身柱穴可缓解咳嗽、气喘、手臂僵硬等症状。
  • 双手拇指指腹置于身柱穴位上, 按揉穴位处皮肤200次,或1~3分钟即可。
  • 按摩过程中拇指指腹紧贴皮肤,力度适宜,以感觉温热、酸胀为宜,避免用力过度造成软组织损伤。

如何对身柱穴进行艾灸?

  • 艾灸身柱穴可有效缓解咳嗽、气喘、头痛、惊厥等症状。
  • 艾灸时可选用艾条温和灸。被灸者俯卧位,施灸者准确找到身柱穴,手执点燃的艾条,对准穴位,距离面部皮肤2~3厘米进行施灸,以被施灸者感到温热、舒适为度。
  • 每次灸治5~15分钟,可配合其他穴位,每日1次即可。
  • 艾灸过程中产生的灰烬要及时处理,以免烫伤皮肤。
  • 艾灸后可适当补充水分,做好保暖措施。

穴位配伍

身柱穴常与本神穴、陶道穴、肺俞穴、膏盲俞穴相配伍。

身柱穴常与哪些穴位配伍?

  • 配本神,治头痛、目眩。
  • 配陶道、肺俞、膏盲俞,治虚损五劳七伤。

源流发展

身柱穴出自《针灸甲乙经》,在《素问·刺热篇》《百症赋》《玉龙歌》等典籍中均有提及。目前研究发现,身柱穴可应用于帕金森病肌僵直、过敏性、乳腺增生等临床疾病的治疗中。

身柱穴在中医古籍上有何记载?

  • 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三椎下间主胸热”。
  • 《针灸甲乙经》卷七:“身热狂走。谵语见鬼,瘈疭,身柱主之,癫疾怒欲杀人,身柱主之”。
  • 《百症赋》:“兼本神穴治癫疾妙……癫疾必身柱、本神之令”。
  • 《玉龙歌》:“忽然咳嗽腰背痛,身柱由来灸便轻”。

身柱穴在研究上有何进展?

  • 粗针身柱穴透刺对帕金森病肌僵直的影响:帕金森患者在服用美多巴的基础上增加粗针透刺身柱穴,每周3 次,治疗后帕金森病患者可明显改善肌僵直症状。
  • 温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:采用温针灸身柱穴治疗过敏性鼻炎,可补肺壮皮毛,强身健体,从而做到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,1个疗程后大部分患者症状基本消失,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。
  • 身柱穴对刺疗法配合针罐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症:采用膻中穴、身柱穴对刺疗法可交通阴阳,激发胸中经气,进而起到疏肝理气、活血通络的功效。在此基础上,对患者进行针罐治疗,可进一步起到理气、活血、散瘀的功效,可有效地改善此病患者乳房疼痛的症状,缩小其乳房肿块。
网站声明:本站内容不构成专业医疗建议,仅作科普用途,具体病症请咨询中医师或相关医疗机构。
文章名称:《身柱穴》
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aijiu8.top/624.html
本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,经整理后用于艾灸康知识分享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评论 0

发表我的评论
取消评论
表情